第04版:飞鸿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2023年12月5日 星期

 全文检索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云别青山马踏尘
——古迹中的驿使形象

    

《宋国河内郡夫人出行图》局部

    □方怀银 

    我国古代通信由来已久,伴随而生的邮驿制度源远流长,各类典籍、文献中都有相关记载。但由于图像保存不易等原因,今天所见的历史文献和出土文物中,驿使形象寥寥无几。 

    最著名的当数嘉峪关魏晋墓出土的画砖彩绘《驿使图》,被认为是我国发现最早的古代邮驿的形象资料,生动再现了当时西北边疆驿使驰送文书的情景。《驿使图》绘于公元3世纪前后,米灰底,四周黑色轮廓线,马身涂黄,还有几笔红色的斑块。驿使骑在红鬃马上,头戴进贤冠,身穿右襟宽袖衣,足蹬长靴,左手举木牍文书。驿马四蹄腾空,马尾飘然,一骑绝尘,驿使稳坐马背。动与静的对比,反衬出驿马速度的快捷与驿使业务的熟练。《驿使图》表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邮驿的国家之一。 

    1982年8月25日,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为纪念这一集邮文化界的盛事,原邮电部选择《驿使图》为邮票图案发行了J85M《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纪念小型张一枚。1994年起,原国家邮政储汇局发行首款全国通存通兑银行借记卡性质的储蓄绿卡,卡面也选用了这幅《驿使图》。这位驿使已悄然成为中国邮政的“形象大使”。 

    在敦煌莫高窟第156窟主室中,绘制有《宋国河内郡夫人出行图》。画面中身着藏族传统服饰的舞伎在表演吐蕃的歌舞,艺人在表演传统的顶杆杂技,增添了出行的欢乐、和谐气氛。在乐队与行李车马的下面,有三位军士纵马奔腾,中间的那位斜背挎包,回头向后面的军士传递物件,后面的军士策马追赶,身体前倾似在接物,再现了驿使接力传递的场面。第156窟开凿于晚唐时期,是首任沙州归义军节度使张议潮的功德窟。三位驿使红马褐衣,或黑马红衣,似乎不小心“闯进”了出行队伍中,展现了唐朝边疆邮驿的速度与繁荣。 

    随着唐朝国力的不断增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邮驿也有很大进展。甘肃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自古以来就是中西交通的咽喉要道,历代王朝多于此设关隘要塞,境内遍布古代烽燧和邮驿,尤其是河西走廊有着“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塞”的壮观景象。敦煌遗书《沙州图经》记载了20个驿站,名称有州城驿、横涧驿、阶亭驿、双泉驿、第五驿、悬泉驿、无穷驿、空谷驿等。这些驿站全部集中在今天敦煌一个县境内,可见当时敦煌地区驿路是相当发达的。因此,绘者也将驿使传递这一常见的画面画入“出行图”中。 

    今天,快递员统一着装,名为标志服。其实,古时驿站属于官方机构,驿使的服装也是有规定的。秦朝以水德自命,驿使的着装都是黑色。到了汉代,黑色不受欢迎,改为红色。《后汉书》中记载,汉代驿使服饰是“赤帻绛褠”,即头戴红色巾,膀戴绛红套袖,身穿大红袖上衣,身背红白色的信囊。而到了唐朝,据《唐六典》记载,驿站的官员和驿使都穿着统一的服装。具体来说,驿长穿着青色布袍,腰间束带,脚蹬皂靴;驿夫穿着青色布衣,腰间束带,脚穿麻鞋;马夫和车夫,穿着青色布衣和青色布靴。衣服的长度通常到膝盖处,袖口宽大,腰部束带。这种款式的设计既能够保持整齐美观,也方便行动。莫高窟第156窟所绘的驿使服装颜色,也许与颜料的剥落、风化有关,已非当时颜色。或者是绘者为了应和画面的整体气氛而为。 

    云别青山马踏尘。驿使策马奔波于青山绿水、大漠戈壁间,幸得这两幅古迹图,让今人得以直观地一睹驿使风采,感受曾经的“驿骑如星流”。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 本期版面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PDF软件

《中国邮政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邮发代号 1-100 国内统一刊号 CN11-002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10-83161158 举报邮箱 feedback_cpn@163.com
京ICP备15035540号-2 京公网安备110401400186号